全國多地鋪開班班通項目工程
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,實現教育現代化、創新教學模式、提高教育質量,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。
"班班通"是時下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熱門詞匯,它是我國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和教學資源共享的一個重點項目。"班班通"工程可以使資源共享,讓教材、名師等資源均衡地普及到每一個班級,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教育公平。
信息化有利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
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教育信息化會議上,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指出,今明兩年我國將加快落實"三通兩平臺"建設,其中包括為中小學實現寬帶接入、建設網絡教學與學習環境,具體內容為:近兩年,我國將努力實現50%以上的中小學寬帶接入,即新增寬帶接入的學校數量達到8萬~10萬所;在校園內建設基本的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,主要包括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,按任課教師人數的比例為教師配備計算機并接入寬帶。這一計劃從應用實際出發,將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中小學,結合"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",探索建立"政府政策支持、企業參與建設、學校持續使用"的機制。
眾所周知,大城市有著豐富的名師資源、較為先進的教育設備。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偏遠地區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師資力量匱乏、教育設備落后的情況。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是縮小城鄉差距、均衡教育資源的重要推手。
近幾年,我國很多地方正在加快構建市、縣、校三級教育信息網絡,以市為中心,以縣(區)為節點,以校園網為基礎,形成三級架構,并將市、縣(區)數據中心和校園網相互連接,形成高速互聯互通的教育城域網。這些舉措都將逐漸拉近各級教育機構之間的軟硬件差距。
教育信息化設備采購量大幅增長
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,已成為阻礙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礙?s小城鄉教育差距,首先要改善農村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。
因此,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年)》將"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"排在了十大教育發展重點工程之首,提出"十二五"期間要"改造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,實現城鄉中小學的校舍、師資、設備、圖書、體育場地等基本達標。"
近年來,國家一直致力于改變農村貧困地區教育落后的現狀,在資金投入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傾斜。
此外,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年)》中明確,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%。新增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,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中西部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,地方財政也重點支持本省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。
薄改"項目的推進為一直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產品推廣的企業帶來了機遇。從全國各地各學校信息化設備的采購項目中可以看出,投影機、電子白板、臺式機、無線擴音系統等教學硬件設備的采購量大幅增長。
記者從NEC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,在全國推行的薄弱縣教育改造項目中,NECM260XS+直投短焦投影機在安徽、江西、陜西、廣西等。▍^)的多個大型項目中中標,其中僅在安徽的"薄改"項目就中標9000多臺。此外,越普2.4G數字無線擴音系統應用于山西省教育廳的多個項目中,成為教學擴音的典范。
“班班通”建設多地全面鋪開 無線擴音設備成為教師減負之星
"班班通"是指學校每個班級里具備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信息溝通、信息化資源獲取與利用、終端信息顯示的軟硬件環境,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日常教學的有效整合,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,最終促進學生發展。
“班班通”項目的表現形式為:每個班級及專用教室裝備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媒體設備,通過局域網絡和閉路電視間的成功切割轉換,使每間教室都能實現上網、演示課件、共享網絡資源和播放音視頻節目。通過合理使用班級中的電教媒體,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,化靜為動,化抽象為具體,充分展示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。
據了解,"班班通"工程已被多地納入2013年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項目中,安徽省蚌埠市就是其中之一。該市去年10月中旬就開始立項啟動這一項目,蚌埠市教育局與蚌埠市財政局制定了《蚌埠市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"班班通"建設實施辦法》,進一步規范"班班通"項目建設工作。該市先后多次舉辦"班班通"產品展示會和技術論證會,專門邀請安徽省教育廳教育技術中心對"班班通"設備技術要求和招標采購的相關要求進行把關,最終確定以白板和液晶電視作為蚌埠市教育系統的主要配備。
下一步,蚌埠市將在"班班通"硬件建設的同時,積極摸索不同技術模式下"班班通"的應用方法,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個性化發展,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,優化課堂教學手段,提高教育教學質量。
- 上一篇:無線話筒V段和U段的區別 2012/5/23
- 下一篇:出口商會:恩平為“中國麥克風出口基地” 2012/5/21